-
雙碳目標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優化布局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國家氣候中心會同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金風科技、國網能源研究院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單位聯合開展的雙碳目標下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優化布局研究取得重要進展。研究表明,通過區域電網互聯,到2050年,如果風電裝機達到25億千瓦、光伏裝機達到26.7億千瓦,按照全國小時級別的電力電量互動平衡來說,不考慮儲能和需求側響應,僅靠“風光”就可以提供67%的電力電量需求。“這一數據證實,如果高比例風光電力系統可以實現,意味著中國有能力實現1.5℃溫控目標和碳中和目標。”研究團隊成員之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戰略
2022-06-14 -
“雙碳”目標下 哪些低碳產業迎風口?
“雙碳”目標下 哪些低碳產業迎風口? 竹產業漸成固碳“主力軍” 森林康養造就萬億產值 控制碳排放已成為全球共識,也是刻不容緩之舉。2020年,我國作出莊嚴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去年6月,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開啟,這標志低碳金融時代的來臨。如今,綠色日益成為廣東發展的鮮明底色,堅定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穩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2022-06-13 -
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 支撐“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
近日,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將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作為推進“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開發、支撐規劃目標落實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加快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的進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2022-06-10 -
新型儲能準許“獨立”,儲能市場迎來發展新機遇
6月9日了解到,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新型儲能市場定位,建立完善相關市場機制、價格機制和運行機制。通知提出,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鼓勵新能源場站和配建儲能聯合參與電力市場;加快推動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配合電網調峰,獨立儲能電站向電網送電的,其相應充電電量不承擔輸配電價和政府性基金及附加等。
2022-06-09 -
如何利用數字孿生能力為電力系統及人員賦能?
一次停電事故,給油氣平臺帶來的損失高達300萬美元;一次電氣故障,對半導體行業而言意味著380萬美元的損失;而對于醫院而言,每8小時的停電會損失約100萬美元……這些“無妄之災”導致的損失數字,聽上去頗讓人觸目驚心。作為電力系統操作員、工程師和設施管理人員,該如何避免這些無謂的損失呢?
2022-06-08 -
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大力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科學闡述關于正確認識和把握初級產品供給保障、正確認識和把握碳達峰碳中和等有關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安排部署關于保障能源安全、推進綠色低碳轉型等新思路新舉措,強調要深入推動能源革命、加快建設能源強國,為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能源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2022-06-07